“我们有很多机会赢下这场比赛,但是我们犯了太多的错误让我们输掉了比赛。”
——火箭主帅乌度卡揭幕战赛后总结
火箭队主教练乌度卡正式宣布,在周六的比赛中将继续沿用引发热议的“死亡五大”首发阵容——阿门·汤普森(2米01)、凯文·杜兰特(2米11)、小贾巴里·史密斯(2米11)、阿尔佩伦·申京(2米11)和史蒂文·亚当斯(2米11)。这套平均身高高达2米09的阵容在揭幕战中已经展现了其独特的竞争力。
01 战术延续:乌度卡的信心与坚持
尽管揭幕战双加时124-125惜败雷霆,乌度卡教练仍然选择信任这套季前赛就开始演练的首发阵容。
这传递了明确的信号——火箭教练组相信首战的失利更多源于细节执行而非体系本身。
乌度卡在分析失利时指出:“我们有很多机会赢下这场比赛,但是我们犯了太多的错误让我们输掉了比赛。”
他特别提到了错失罚球、对射手犯规以及比赛最后时刻犯规时机不当等问题,这些都是可控因素,而非战术框架的缺陷。
02 “死亡五大”的首秀表现:优势与挑战并存
火箭的这套阵容在揭幕战中展现了其独特价值。媒体人@盛哲评价道:“对雷霆来说,火箭实在太高了。平均身高209的先发阵容,致使他们有更多的前后场篮板,更多的容错率,也意味着更多的进攻机会。”
高度优势确实转化为赛场上的实际表现,火箭在篮板保护和内线防守上展现出强大存在感。
同时,申京的进化成为首战最大亮点。他全场三分8中5,轰下39分11篮板7助攻,创造NBA历史纪录——成为第一个在揭幕战砍下25+5+5+5记三分的中锋。
乌度卡教练特别称赞了申京的表现:“当KD被对方严密看防时,申京在比赛后期站了出来,接管了进攻。”
不过,挑战也同样明显。除了杜兰特和史密斯外,阿门、申京和亚当斯的远投能力非常有限,这可能导致进攻空间问题。
同时,速度劣势在面对快速小球阵容时可能被针对,特别是申京和亚当斯在防挡拆时的横移速度可能成为对手攻击的目标。
03 媒体视角:赞誉与质疑并存
休斯顿纪事报对这套阵容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其优势在于“球员的身高和臂展能给对手带来极大压力,火箭的后场篮板能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阿门的机动性可从1号位防到5号位”。
The Athletic则从比赛强度角度评价,认为火箭和雷霆的赛季揭幕战打出了“季后赛强度的比赛”,并指出“雷霆的防守整体性和压迫能力,让缺少一号位的火箭每次下球都极具风险”。
乌度卡在解释让申京改打四号位而不是五号位的原因时表示:“这样做能让申京发挥自身的优势,他在外线更具侵略性,其传球能力与禁区大个子配合默契。”
这一安排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术调整。
04 未来展望:调整与进化空间

对于火箭来说,“死亡五大”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乌度卡教练在首战中就展示了灵活性,他解释了球队采用“控卫委员会”(多人分担控球)的打法。
特别是在阿门·汤普森因小腿抽筋退赛后,申京和杜兰特等其他球员需要更多地参与组织。
申京的三分球进步成为战术体系中的重要变数。乌度卡指出:“他需要为球队拉开空间,对手目前在‘放’他投篮,他需要持续证明自己。”
如果申京能保持首战的外线手感,火箭的进攻空间问题将得到显著改善。
NBA新赛季才刚刚开始,火箭的“死亡五大”实验也仅进行了一场。随着赛季深入,这套阵容会不断进化,解决空间与速度的难题,还是会被更传统的配置取代?
读者朋友们,你们如何看待火箭的“死亡五大”阵容? 这是未来篮球的雏形,还是特定场合的战术备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